金培達《片場職人》 (香港)



唔同導演對配樂都有唔一樣嘅要求,8次榮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音樂嘅配樂達人 #金培達 喺訪問中大談與唔同導演合作嘅經驗,包括有#徐克、#爾冬陞、#陳可辛 等多位大導演對配樂都有唔同要求!想聽佢嘅分享就即刻睇【#片場職人:金培達】啦!


以前和現今的電影配樂有什麼轉變?

最初,即是上世代九十年代配樂時,基本上是收到初剪版本,對方會說這已接近完成了,不會有甚麼文字看到。大家想盡量做好,發展到一個地步,譬如今天做,若劇本基本上在拍之前不會大改的話他們都會給我看。初剪來到後,便跟導演開會,商量某些場口和整套戲的感覺,開始錄音後便要視乎情況,這跟時代很有關係。九十年代,就是我開始做電影配樂的時候,電影配樂的成本相對不高,我讓導演聽完,導演覺得對辦的話,就靠後期製作將音樂套上,那已經是了,做完了。現在過程複雜些了,導演要聽你成品,若這套戲是需要大製作的,要先用假的音樂來代替管弦樂,導演聽完,但在錄音室的其實不是成品,麻煩多了,我要開始找人整理樂譜,要找樂員,要錄了。我屬於後期製作部分,而且不幸地是最後兩環,基本上錢已花光了,這也不是最重要,而是時間用完了。我們的死線是貨真價實的,我試過最短用三天半完成一套戲,基本上有十天已很厲害,有半個月是奇談。


不同導演是否有不同的要求?

不同導演有不同喜好,我的習慣是由頭做到尾,我一定是由頭做起,我對整套戲的情緒,推進性要有時序,根據電影的時序。但有些導演,我那時跟徐克導演合作,他不習慣這樣,他跟霑叔(黃霑)做時,他說不是這樣的,先選一、兩場較有代表性的,然後在裏面把它做對。那場可能是大結局,可能是中間一場很重要的戲,那主題音樂便出來了,再將主題音樂放到其他地方用。有一種像彭浩翔的會覺得「我怎會跟你開會」、「應該你做給我」、「不是你專長嗎」當然他會說這套戲的感覺是甚麼,但就沒空跟你談音樂了。記得那時為爾冬陞的《門徒》做音樂,之前的合作都很暢順,但有一場戲他的反應很大。我想顯出絕望,但他說不是的,他說毒品始終是毒品,我的音樂這樣做是下了判斷,我在可憐這個女人。作為導演,他沒有價值批判,我說那怎辦,他便跟我舉例說就像你行過,他們吵時你行過,看到這一幕,略帶悲涼是可以的,但要抽離些,不能太過投入。

獎項與成就
主要獎項:8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音樂、3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、第56屆柏林國際影展最佳電影音樂銀熊獎代表作:《忘不了》、《如果·愛》、《伊莎貝拉》
個人檔案
崗位:作曲、配樂年資:逾25年